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本文目录

  • 夏朝的夏是什么意思
  • 冬天为什么冷,夏天为啥热
  • 2019年,什么时候立夏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
  • 问大家一个问题,都说我们是华夏子孙,华是中华,夏是指什么
  • 甲骨文中到底有没有“夏”这个字
  • 古代诗人是如何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的
  • 冬日的冷让人怀念起夏日的热,有什么别有韵味的写夏天的古诗吗
  •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冬天去还是夏天去好呢
  • 上古的夏人到底从哪来
  • 通过此次疫情,你们觉得生在华夏是自己的骄傲么,什么感觉

夏朝的夏是什么意思

夏字代表黄帝冠冕服、秉天地之气、以礼仪治天下

秦公簋夏字金文铭文写法与濮阳西水坡遗址结构一致。

现代夏字上部结构也保留冠冕服形式,下部友字象征尺规,取消了左青龙而右白虎,基本遵循了金文本意。

由此可见,金文夏字左右笔画实际上也代表左青龙而右白虎,表示天地之气。

西水坡遗址墓葬主人,脚踩骨头是尺规组合,后世把尺规拿在手中。

图片来自网络!

冬天为什么冷,夏天为啥热

夏天热,冬天冷,这个问题需要设置一个地理位置前提才算是准确的。

因为北半球的夏天是在七八月份,而南半球在这个季节确是冬天,然后到了北半球冬天的时候,南半球的却又反过来了。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会恰恰相反?其实大家都很明白的一个事实就是阳光直射的原因,而并非与太阳远近的原因。

同样是被阳光照射,几乎与太阳一样的距离,可为什么一个直射一个斜射就能使地球上的气温出现那么大差别呢?这差别可以使得地球上出现高达六七十度的温差,可想而知,这直射与斜射的差距到底能有多大了。

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恰好合适才使得地球的平均温度适合生命存活,而这个恰好合适的值却被很多人误解,以至于有不少的人会好奇,倘若地球再与太阳靠近1000公里,亦或者是远离1000公里的话,地球的平均气温会比现在高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是低到什么程度?而实际上呢?即便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到100000公里,地球的气候问题也不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糟糕,至少它不会让地球因此而变得大冷或者是大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地球在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

一簇光的能量是恒定的,当它斜照到大气中的时候,由于它需要穿透过更长距离的大气层以及普及到更加广阔的面积,因而它可以被更多的大气温室气体所吸收,故它最终能照射到地面的能量必然也就会减小了。这就跟一碗饭只能喂饱一个人一样,而你却拿来喂两个人,那么那两个人肯定都会因为吃不饱而难受了。

PS:太阳相当于一个能量球,它是同时向它所有的方向去散发能量的,而从它表面开始释放的总能量已经恒定,离太阳表面越远的恒星,由于其所散发的能量被空间体积稀释得越多,因而它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接收到的能量也就越低,反之则是越高。反正这就跟一个气球一样,它越是膨胀,体积越是大,然后它单位面积上的厚度自然也就越薄了。

2019年,什么时候立夏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立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6日,所以,2019年的5月6日是立夏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于黄河流域,立夏时节,我国南方地区温度回升很快,气温稳定达到22度以上,按照这个标准已经完全进入夏天了,而东北及西北地区,虽然到了立夏的节气,气温回升还是比较缓慢,此时的温度还只能说是未脱离春天。

立夏中的“立”代表着建始的意思,立夏也就说明春天过去了,夏天开始了,关于立夏的习俗很多,早在周朝的时候,立夏这一天皇帝要带着大臣去迎夏,主要祭祀神农炎帝及火神祝融。

而在民间按照中医“治未病”的传统习惯,人们纷纷要开始吃一些食物来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因为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为避免“苦夏”,必须提前做好进补的准备。

立夏时节主要有“斗蛋”和吃“立夏羹”的习俗,大人、小孩常常在立夏这一天的中午,用丝网袋套着煮熟的鸡蛋,互相击打,看谁的鸡蛋更硬,赢得非常高兴,输的人也高兴地将鸡蛋吃到肚子里,之所有有这个习俗,是人们希望通过吃鸡蛋加强营养,避免在夏天炎热的时候食欲不振,所以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说法。

同样的道理,在立夏的节气人们常用糯米粉和鼠曲草做成汤来喝,鼠曲草又化痰止咳,去风寒的作用,所以民间又流传“喝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说明了人们对立夏节气的重视。

立夏该如何养生?

中医上认为“夏气与心气想通”,所以立夏养生的关键是注意早睡早起,在饮食上适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立夏后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所以,每顿饭应该适量,避免暴饮暴食。

立夏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问大家一个问题,都说我们是华夏子孙,华是中华,夏是指什么

华夏,是约8000多年前的古中原人的自称。华夏文明滋养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无数代人,所以我们也自称华夏子孙。“华夏”二字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又来源于何处,我们根据史载来推理推理。

“华”、“夏”两字在上古时期是通用的,古籍中“华”和“夏”都代表中原地方,先秦典籍中也用“诸夏”,或者“诸华”,意思一样。如《左传》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就证明了这一点。

最早的“华““夏“连用合称“华夏“的史籍记载出现在春秋时代,《尚书·周书·武成》中:“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我们先来看看“华”字的出处,比较广为人知的有三个出处。

一、“华“源于华山

“华山”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据此可以推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这个名词,与“华夏”一词最早记录为同一时期。

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学界普遍认为,古代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正是在以华山为中心的方圆500千米内。

华山北峰海拔1614米,西峰海拔2082.6米,南峰海拔2154.9米,东峰海拔2096.2米,中峰2037.8米,可见其险峻。也正是因为华山太险,古人因自然敬畏,以“华”为贵。

二、“华”源于华胥

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华胥国的女首领,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是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 。华胥最早记载于《列子·黄帝》中:“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由此可见古人对华胥国的盛赞。

现存的历代文献典籍中,均有对华胥的评价,称其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再到中华,一脉相承。华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此华胥文化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出于对上古神话的崇拜,以华胥之“华”谓民族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华”源于华服

“华”,与“花”相通,因此也可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左传》中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甲骨文的“华”字就像一棵树上花开满枝的样子。

“华”也有红色的意思。相传周朝人喜欢红色,把红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华。

梅颐《伪孔传》中有“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中也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中注释:华,荣也。

所以“华”源于华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完了“华”,我们来看看“夏”。“夏”的来历相对简单多了。

一、“夏”源于夏水

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沙市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即汉水。

汉水自北向南、发源于陕西汉中嶓冢山,《禹贡》中有:“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汉水径流贯通川陕豫鄂四省,是古代中国腹地一条连接南北的水上通道。汉水为人员、货物和信息流动提供着最经济、便捷的运输条件。

夏水对古人繁衍生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以“夏”为尊,是有可能的。

二、“夏”源于夏族

相传在大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区分布着许多部落,夏族便是一支。在今甘肃、河南、山西一带活跃。因自然环境的变迁,夏族也不断迁徙。东迁的分支称为东夏,西迁的称为西夏,还有生活在原地的称为大夏。

《左传》中“裔不谋夏”的“裔”为遍地,“夏”指中原,意为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中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夏族的领地。

三、“夏”源于夏朝

夏朝,是在黄土高原上建立的奴隶制国家,是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

因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人们把文化高的地方称为“夏”。

《说文.部》中有:“夏,中国之人也。以别于北方狄,东方狢,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申之义为大也”。

以夏禹氏的“夏”命名第一朝代,“夏”也就意义重大了。

后记

既然“夏”有“夏族”的意思,那么“华”为什么不可以代表“华族”?

我们都知道,华夏子孙也称炎黄子孙,是炎帝和黄帝两位始祖之后。

黄帝是夏族的首领,带领夏族部落确立了夏族的统治地位。

反观姜姓部落中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的炎帝,此时正被放逐。

我们知道有夏朝,但有人听说过华朝吗?没有。除了后来与黄帝联手打败蚩尤,华族并没有什么建树。后人给炎帝的定位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并非华族首领。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华族首领。所以推测“华夏”取义华族的“华”,有道理,但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但是,无论“华夏”二字源出何处,“华夏子孙”,定是每个中国人最自豪的称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甲骨文中到底有没有“夏”这个字

甲骨文中有「夏」这个字,并不是疑似,但甲骨文中的「夏」并没有表示「夏朝」的意思,而是用作人名。

我不知道那些人认为甲骨文没有「夏」这个字,他起码连基本的工具书都没有翻一下,

我们先来翻一下古文字字典:

《新甲骨文编》(349页)中的「夏」字:

《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页480)中的「夏」字:

有些工具书,为了如实反映古文字的部件构成,不会将古文字翻译成今天的字形,而是直接用偏旁构件组合,术语叫做隶定。

说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春」的古文字隶定为为「草、屯、日」三个部件构成的汉字:

因为甲骨文的夏由「日」和「页」两个部首组成,所以,在有些工具书中将其隶定为上「日」下「页」的字形::

《甲骨文编》(中華書局,頁288)将「夏」隶定为「日頁」:

李宗焜先生编纂《 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冊中,頁413)中,「夏」也隶定为「日页」,字号为「1362」: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

因为甲骨文的「夏」是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早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录,而且有些工具书如:《古文字诂林》(5 冊,第 660页),将「秋」错误的当成了「夏」,不知道编排错误,还是当时考释错误。

还有些工具书有所遗漏,比如比较新的《字源》(上册,第485页)一书,最早字形只收录西周金文:

古文字工具书太过于浩瀚,有所疏漏是很正常的,只有寄望在修订版中给予修正。

可见,西周金文的「夏」从「日」从「页」,甲骨文也是从「日」从「页」,这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甲骨文、金文的夏都是从「日」从「页」:「页」象人形而突出头部,象「人在日下,举头见日」之形,会意「天气炎热」,

所以,从构字意图来看,「夏」的本义是「炎热之夏日」。

「夏」在甲骨文中,并没有表示「夏朝」,大多数是表示贞人的名字:

何以见得是表示贞人名字呢?

以前的回答反复的讲过,这是卜辞的文法决定的。

甲骨文由「前辞(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

(详细参考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这里就不重复讲这个问题了)。

「前辞」的格式是占卜的日期(干支)和占卜的人(商王或贞人)。

就是交代在哪一天烧乌龟壳子,由那个人贞人进行贞断。

XX(干支)卜,XX(人名)贞……..

假如在甲申日这一天,一个叫小明的贞人进行占卜,开头就会写作:

甲申日,小明卜……..

也即:在一片卜辞中,「卜」之后「贞」之前的那个字,一般表示人名的。

有时候也是商王亲自占卦跳大神,就记作「王贞」或者「王占」都可以。

这就是非常珍贵的「王占卜辞」,想一想,三千多年前,商王碰过东西,等同于佛祖开光,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

综上所述,甲骨文中有「夏」,在卜辞中表示一个贞人的名字,从卜辞编号【28xxx】来看,属于第三期禀辛和康丁时期的贞人,

古代诗人是如何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的

古代的诗人应当说每个人都极为有才华,也很有才情,所以他们形容天气炎热时,往往会以不同的解读来描写,这也使得一些诗句很是独特,这也正是中国古诗的魅力。其实关于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的诗句,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要知道古代的诗人们,也是很有个性,也极为有情趣,这也就使得他们笔下的夏天,往往显得别具一格,那我在这里推荐三首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的诗句,希望对你可以有些帮助。

第一首:《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的作品,而且这首诗也是描写的很是独特,诗人更是把夏天的炎热描写的很是深刻,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最后两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更是把夏天的炎热描写的极为生动。

第二首:《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这首诗也是别具一格,同样的描写的很是生动,而且通篇也是在描写夏天的炎热,所以这首诗也是描写的很是深刻。

第三首:《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一首诗,那这首诗中,也是通篇在描写夏天的淡热,也是一首非常不错的作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令你满意,要是觉得还满意的话,那么请给我点一个赞吧!

冬日的冷让人怀念起夏日的热,有什么别有韵味的写夏天的古诗吗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意,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天了,庄稼正疯野的长着。村落很静,蜻蜓落在篱笆上,蝴蝶飞过菜花。黄狗卧在柴门边,几只芦花鸡躲在角落。木槿花在路边开得极艳,阳光和夏天的风,让它感觉很好。在这个小村庄里,白天,男子去田间锄草,豆麦泛着清香,庄稼油油的绿着。野草任性的生长着,男子很是讨厌野草,豆秧很高了,有股香味,但锄草有些费力了。天上太阳正热,斗笠下拿着锄头,汗水滴在脚下的土里。晚间一灯如豆,女子在灯下捻麻线,蛙鸣与虫鸣声声入耳,捻得一缕麻,便可织得一丝布,缝得一身衣,女子的一双手,是一家人的温暖。最是无忧无虑的小孙子,不解耕种之意,也来到桑树阴下挖个坑,栽上几株瓜秧,浇上几瓢水,天真的学着大人家种瓜种菜的模样!

这是南宋中兴四大家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中,描写夏天农村农忙时的一首诗,此诗语言平白如话,简单几笔却淡雅有趣,读罢让人心静,可以想起许多,也想了好久。这是宋诗的美,给你幅留白甚多的画,你自己去慢慢的品!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冬天去还是夏天去好呢

我认为还是夏天去好,虽然天气热一点,在长城顶上还是很凉快的。再说夏天生机勃勃,到处郁郁葱葱。如果是冬天那只能看长城了。而且不舒适;如果遇上大雪还不好走,如果拖老带幼,那就更不方便了。谢谢!

上古的夏人到底从哪来

关于夏人的来历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中原土著说、东夷说,中国东、南、西、北、中所有方向都被猜了个遍,可谓是众说纷纭。不过,就我个人看来,我更倾向于夏人来自中国的西北方,也就是四、五千年前的青甘宁一带。

主要理由如下:

一、先秦史书为证

对于上古史,西汉以后的史书文献个人觉得参考性不大,一个是距离年代太远,二是言论被皇权左右,水分太大。所以,根据西汉以前的史书文献,我找出了一条夏人东迁的线路:

1、起源地:《史记·六国年表》里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汤起于毫”,可见西羌一带是大禹的老家,亦即青甘宁一带。

2、大本营:后来,大禹随着父亲鲧来到崇地,鲧后来成为当地首领,被称为“崇伯”(见于《国语·周语》),鲧被杀后,大禹世袭权位,继承了崇地。

崇在哪里?《诗经》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史记·周本纪》也有:“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周朝的丰邑又在哪呢?就在今西安市以南20公里处,崇地也应该就在附近。

3、第一个夏都:孔颖达注《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的“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说:尧治平阳,禹治安邑,相去二百余里,俱在冀州。

平阳在哪里呢?经过考古勘探,基本认定就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

而安邑,指的就是今山西西南部的夏县,通过百度地图,从夏县到陶寺遗址,步行距离约107公里,古代道路崎岖,可能更远些,但无论如何,和孔颖达所说的相去二百余里还是比较吻合的。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的夏族东迁的线路:

夏人西起青甘宁一带,在大禹早年随父亲迁到关中一带,接着在治水后又迁到山西南部,最后在此建立第一个夏都。

二、商朝甲骨文中的“土方”即为“夏朝”之说

这个说法最早是郭沫若提出的,商人在甲骨文中对“夏”只字不提,于理不合,于是郭沫若在《土方考》中提出,甲骨卜辞中的“土方”国,应该就是周人所谓的“夏朝”。

“土方”在殷商之西北,在商朝尚未建立时,商人与之时有摩擦,到武丁时期,战争愈加频繁,所以在相关卜辞中屡见“土方”之身影。

并且,郭沫若还把卜辞中的“土方”与文献史籍中的“土方”联系起来,比如,在《商颂》中就有“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他对后一句的理解是,大禹奉上天之命,下降于土方之国,治理洪水。

后来,胡厚宣先生也分析说,上古文字中的“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故而土为夏也。”

并且,从卜辞中可知,土方人的居住地在“唐土”,即唐地,上古时代的“唐”指的就是帝喾、帝尧一脉,大禹部族取代尧舜之地而居之,与文献中的历史也十分吻合,也与前面所分析的大禹后来迁居山西一带相互印证了,如此,土方与夏人关系应该比较密切,即使不是大禹嫡系,也应该是同族。

三、周人来自西岐

周人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是夏的后人,常自称“有夏”,并把中原姬姓国家称为“诸夏”,可见他们确实与夏人渊源颇深,而周人为姬姓,姬为黄帝的姓氏,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过,大禹乃黄帝的玄孙,可见,大禹一族与周人一族确实存在亲缘关系。

周人的老家在哪里?西岐,也就是宝鸡一带,他们应该是在夏末商初时从山西逃回来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得很清楚:“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夏国政衰,周人祖先不窋逃亡到戎狄一带,他别的地方不去,为何独独跑到西北的戎狄之地?

很可能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最为熟悉,也就是,周人祖上曾经住在这里,或者这里有他们同宗同源之人,换句话说,西北一带,很可能是夏人与周人祖上共同的老家,所以,周人的第一反应是回到这里,重新开始。

综上,无论从文献、甲骨卜辞还是从与夏人关系极深的周人历史考察,夏人一族应该就是从西北部地区一路迁徙至山西的,然后以此为据点,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商以前的一大方国与霸主。

通过此次疫情,你们觉得生在华夏是自己的骄傲么,什么感觉

生在华夏大地,身为炎黄子孙,这一刻除了骄傲,更有感动。

疫情初期,普通的我们待在家里,吃饭,睡觉,看电视玩手机,我们虽然有些许的担忧,但最多是很有安全感,因为有冲锋陷阵在外的我们的白衣天使、武警战士和众多志愿者。

疫情中期,成千上万的白衣天使抗战在第一线,全国各地的物质食品涌向湖北,政府协调一省支援湖北一市……我们听钟院士的话待在家里,感觉仍然很安全。

疫情后期,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全国各地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我们得以出门走向工作岗位,看到街上车流井然有序,看到单位防范措施得体到位,虽然我们带着口罩,但是口罩背后我们有了微笑。

现在,国外病毒施虐,外国民众惊慌失措,他们的政府有的应对不力,甚至还有提出了“整体免疫”,中国向世界各地提供支援,提供防疫物质,派出专家组……无不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大爱。

虽然现在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是防输入压力很大,我只要听党的话,服从政府安排,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享受着四月芳菲天,聆听者鸟语花香,感受着明媚的阳光,诺亚方舟式的安全从何而来?山河无恙的世界从何而来?我感恩国家,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们。此刻我们幸福着,并骄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