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建军大业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建军大业体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建军大业内容是什么?

《建军大业》剧情介绍: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

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

建军大业的主要思想?

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力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政权的长治久安。

建军大业对学生的意义?

1.带领学生回望历史,思考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分发向上的正能量。

3.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更好凝聚学生。

如何看待《建军大业》这部电影?

很少有影片会像《建军大业》这样,在还没上映之前,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

现如今,“喷《建军》”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媒体上的政治正确,就连不少权威的账号出来发声力挺《建军大业》,都会被喷得狗血淋头。

(连深受影迷们喜爱的电影资料馆的官V也未能幸免于难)

那么,这部创作阵容如此强大的电影,为何还没上映就被观众们一致看衰?这部电影真的如大家所想,完全不值得一看么?

带着这些问题,《影视圈》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建军大业》的编剧兼演员赵宁宇老师。

(赵宁宇老师)

“当初南昌起义在起义前临时更改了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发动,所以我们的片子也临时提前了半天,算是一个噱头吧。”赵老师向我们解释了电影为何会提档至7月27号。

遗憾的是,这样一种巧思,完全被掩盖在了对电影的骂声中。

命题作文?

在有关“不想看《建军大业》”的评价里,数量最多的一种评价就是:“这是篇命题作文,肯定通篇都是政治宣传口号,说教意味很浓,情节性一定很差,展现出的历史不一定真实,看起来会很尬。”

这种评价反映了绝大部分网友对于这部电影的一个认识,既然是献礼影片,那么其政治色彩一定很浓;而作为主旋律影片,那么说教、喊口号的主旋律影片的通病也一定会有。

“特别是在现在文化层面很多政策都在收紧,受众的抵触情绪本身就很重,这样一部红色色彩很重的片子势必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一位网友这么分析大家不喜欢《建军大业》的原因。

那么,《建军大业》真如大家所料想的那样么?

“所有的电影都是命题作文,有政府命题、导演命题、演员命题等等,命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画圈的过程”赵宁宇觉得,所谓“命题作文”是一个伪概念。

2016年年初,赵宁宇正式加入到《建军大业》的编剧团队中,参与剧本的创作。他表示,从他入组到今天,从没有哪位领导找他谈过话,告诉他要怎么写、传递什么,所有内容都是基于他个人对于那段历史的研究与感想而创作的。

而关于外界普遍认为的,“这是一部由政府主导拍摄的电影”,赵宁宇则表示:“没这部电影,没有一分钱国家经费,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来来主抓。当然会涉及到相关部门来管辖,但这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一样走那些流程,像医疗题材的电影就得由卫生部来管辖,这点没什么特别之处。”

赵宁宇认为,《建军大业》就是一部商业电影,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以这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故影片在真实性等问题上,都是有保障的。

例如,欧豪饰演的叶挺将军,过去的影视作品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都更注重其“伟光正”的一面,力图打造一个完美的战场英雄形象。

但赵宁宇则指出,真实的叶挺本就是军阀出身,所以他在私下里是有些纨绔不羁的,比如吃穿讲排场,因而和项英等人老闹矛盾;可一上战场,他又特别勇武,有大将风范。

(欧豪在《建军大业》里饰演叶挺)

所以在塑造这一人物时,赵宁宇就将这些因素提取了出来,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真实。

再比如,尽管这部电影中,很多情节是围绕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冲突展开的,但在讲述这段历史时,编剧们也并没有刻意脸谱化国民党的将士们,而是尽可能展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

“国共两边很多人都是黄埔的同学,所以在战场上相遇时那种同学情,是很打动人的,这些我们都尽可能还原了。”赵宁宇说。

模式化?

“为什么找我来写?因为军事、历史等这些是我的强项,我比较了解,能处理好细节。” 关于观众所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影片可看性如何,会不会很套路、说教意味很强,赵宁宇从编剧的角度给出了回答。

他认为,如果说《建国大业》是传奇片、《建党伟业》是历史片,那么《建军大业》就是一部战争片。

和此前两部不同,《建军大业》的跨度相对没有那么大,情节不会偏散,而是集中在了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两场大戏之中,战争场面会相对较多。

赵宁宇说:“其实人文和战争并不矛盾,《拯救大兵瑞恩》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直面战争就是直面人性,所以我认为通过塑造好战争主题,同样能够讲好一段历史。”

为了能拍好这部战争片,主创们费足了功夫。

韩三平、黄建新两位大导演此次“退居二线”,请来了擅长处理这类题材的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筒。

在赵宁宇看来,刘伟强导演是那种很能调动演员表演情绪的导演。他不像有的导演那样,拍戏时恨不得架一堆摄影机、打一堆光在演员旁边,而是喜欢用中长焦,将光布得很简单,让演员可以在一个更放松的氛围下表演。

“他是一个特别大气的导演,但做起事情来很有规划、很高效。平时我们在那里聊天,他会跟着笑,然后观察、了解我们每个人,完了去想怎么给我们安排戏。”赵宁宇说,导演对他们这些老演员比较放心,所以每次都最后拍他的部分。

据悉,刘伟强刚进组时,对建军历史一窍不通,表示拍这片子比自己想得要难得多。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苦学各种历史知识,拍完之后他对赵宁宇说:“如今我是组里最懂这段历史的人了。”

而此次不当导演、做起了监制的黄建新导演,则将幕后的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很早就完成了117天的拍摄计划,每个人的时间段都算好了。最后居然就执行了117天,一天没有变动。

编剧方面,赵宁宇等人也丝毫不敢马虎,除了上文提到的历史真实性外,怎么让历史人物更有人味儿,不至于模式化、套路化太强,是最考验编剧们的事情。

为此赵宁宇等人翻越了大量文献,力图找寻最符合人物形象的台词。

“有场戏,是毛主席发表一番话,本来我们想说什么‘只要团结起来就如何如何’的,但一想这样观众肯定不爱看。所以最后我从好多本书里翻出两句话,拼凑在一起,‘见过夜的人不怕黑’,这人物形象一下子就活了。”

小鲜肉?

除了主题和剧情,本片受争议最大的要数演员阵容了。

大量年轻演员的加入,让本片受到了颇高的关注度,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少非议甚至批评:让这些没有演技的小鲜肉来演,片子肯定更没法看了!

但作为表演系教授的赵宁宇却不这么看。

“我们不能找100岁的人去演吧?100岁的演肯定能演到位啊,但你觉得合适么?”他认为,让年轻的人来演这种历史题材,一方面能展现年轻的革命将士们的冲劲,另一方面和历史的厚重感相对比,展现历史的沧桑感。

而对于“小鲜肉”们的演技,赵宁宇则评价说:“我作为一个表演系的教授,确实觉得这一代年轻的演员,不管是我们学校毕业的,还是非院校的、选秀歌星,都跟我们或者再上一代演员不一样了,他们有很多缺点,也有很多优点。”

但他认为,这些缺点是由时代变化造成的。现在生活好了,所以年轻人对于苦难的体验是不足的,很多东西和老一辈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过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他们有着和老一辈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能展现出新的东西。

“他们挺辛苦的。不许用替身,台词要念标准才能来,要不然就会被骂,这是我要训练他们的东西,你拍戏要拿出拍戏的精神出来。”刘伟强导演也表示,没有因为戏少或者演员咖大,就放弃对他们的要求。

这些演员们也都很争气,没让刘导失望,在他看来这群年轻人真的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更是一个考导演、考编剧、考监制的时候,这是门学问,我们得引导他们,教他们。”赵宁宇说,越是这种时候,老一辈的创作者们就越是得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去谴责年轻一代。他就很欣赏欧豪的发挥,曾多次提出,如果欧豪愿意,可以去参加他在北影的表演班。

写在最后

这一轮细数下来,其实《建军大业》之所以饱受诟病,真的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如何。而是长期以来在主旋律影片、年轻演员等问题上,观众们的信任度被透支了太多,故对这部听上去像是政治任务的片子感到不满。

这样一种情绪,固然可以理解,可当我们评价一部艺术作品时,总是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甚至不愿多去了解一下就妄加评判,不管是对这部电影,还是对整个创作环境来说,真的会是一件好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