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摘要: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那么辽阳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图海

马佳·图海(?—1681年)原为费莫氏,字麟洲,隶满洲正黄旗。父穆哈达,世居绥芬河。顺治二年(1645年),自笔帖式历国史院侍读。顺治八年(1651年),擢内秘书院学士,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后因事夺官。

康熙帝即位,起授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六年(1667年),复为弘文院大学士,加世职一等轻车都尉,充《世祖实录》总裁官。康熙九年(1670年),改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三年(1674年),随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尔叛乱。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抚远大将军同周昌降服王辅臣,征讨吴三桂,封三等公。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疾征还,卒谥文襄,赠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初,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大起大落

图海早年天资忠悫,性情敦笃。初任笔贴式加员外郎衔。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改任内国史馆侍读,五月,兼任明史纂修官。这一年,与图海同时被提为国史馆侍读的有五人,被提为明史纂修官的有九人。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图海背着史书跟从顺治帝到南苑,顺治帝见他举止稳重,“欲重用之”,恐别人不服,就对众人说:“这个中书举止异常,应当依法处置。”众人都以图海无罪为他求情,顺治帝说:“不然,立刻让他担任卿相,才可以满足他的愿望。”因此,立即授予他内秘书院学士。

顺治十年(1653年),图海被晋升为弘文院大学士,列议政大臣,参与机务。

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因恪勤职守,加太子太保。五月,兼管刑部尚书事。次年考满,加少保,萌一子入监读书。可以说,正是由于顺治帝的赏识提拔,图海才迅速成为朝中的股肱大臣。后来顺治帝也说:“图海原系白身,朕破格优擢,任用一品。”

图海在管理刑部期间,并没有辜负顺治帝的期望,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受到时人的肯定。据史载,他与姚文然同定律例,将明代酷法进行删除,并奏准除去死囚的长伽、匣床,以免狱卒凌虐。又毁掉明代镇抚司所用的酷刑刑具,如吕公绦、红绣鞋等,以免后人效法。这些做法,使得“当时翕然颂德”。

但图海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顺治帝对他的宠信日渐减少。

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图海管理刑部仅一年多,就被顺治帝革去拜他喇布勒哈番、太子太保,又降三级。

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江南乡试作弊一案,刑部“徇庇迟至经年”,“问拟甚轻”,图海受牵连,被革去少保、太子太保及所加之级。十二月,他奉命同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卫周祚、李霨等校订《大清律》。

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图海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起因是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家奴斗殴于市,刑部在审理时,判处阿拉那鞭一百,折赎,上奏得准。但十八天后,顺治帝下旨严办图海,图海被革职,家产籍没。这次处罚对图海来说,当然是非常致命的打击,丢官败家,还险些丧命。

但是顺治帝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在顺治十八年十月,他临终弥留之际,留下了遗言:“原任都统图海,情罪原屈,欲改未及。遇有满洲都统缺补用。著图海补授都统。”可知顺治帝反省此事,承认图海是被冤屈的,所以留下遗言,待日后由新皇帝为他弥补。正是因为有了顺治帝的这句话,所以康熙帝即位后,马上就授予图海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

初试锋芒

清兵入关二十年来,南明政权、大西、大顺农民军以及各地各阶层的抗清斗争势力,几乎全部被镇压下去。这时只有大顺农民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率领下,据湖广、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的陨阳荆襄一带坚持抗清。清朝为统一全国,安定统治,决定消灭这块抗清据点。

康熙元年(1662)九月,下令三省各抽调三万绿营官兵,加上西安驻防八旗,实行会剿。面对十余万众的大敌,郝摇旗等组织农民军联合反击。次年七月下旬于彝陵(今湖北宜昌)附近重创湖广总督董学礼部。接着,又合师以七万之众进攻驻扎在四川巫山县境的湖广、四川总督李国英部,清军战事不利。八月,清廷决定再加强力量,任命图海为定西将军做为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的副手,率领禁旅从京师出发,取道荆州前往征剿。图海至前线后与李国英、提督郑蛟麟、总兵俞奋起、-等实行连营围困。农民军乘清兵立足未稳之际,以三千余众袭击俞奋起营地,图海得报即亲自率兵迎战,击败之。终因众寡之势悬殊,农民军各部被围困在湖广兴山县一带,相继失败。十二月底,清军攻破农民军陈家坡大营,刘体纯自缢而死。三天后农民军另一据点黄草坪亦被攻下,郝摇旗等被俘牺牲。只有李来亨独据茅麓山凭险抵抗,清军虽有二十万众却接近不得。最后由于图海等实行长期围困,绝其粮道和声援,农民军处境愈加险恶。至康熙三年(1664)终于力不能支,李来亨下令烧毁山寨,阖门0而死。十月,图海与穆里玛等下令将俘获的六千余名农民军尽数-,然后携带被俘的三千余人口及八千余名降兵班师。

康熙六年(1667年),图海晋升为弘文院大学士,加世职为一等轻车都尉。九月,充任纂修《世祖章皇帝实录》总裁官。

康熙七年(1668年)十二月,比利时人南怀仁劾钦天监监副吴明烜推算历法差错,图海奉命同诸大臣同往测验。后来,在康熙八年(1669年)七月、康熙九年(1670年)六月、康熙十一年(1672年)六月,他几次受命同刑部审理重犯,皆称旨,不但当时就受到康熙帝的称赞,而且在几十年以后,康熙帝还以图海为例,让刑部的官员向他学习。

康熙九年(1670年)改为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此时他在大学士中又位列第三。康熙十年(1671年)晋居第二。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加太子太傅。声名复振,权势显赫。图海以文武之才,干练任职,卓有成效,而得到青年天子康熙帝的信任。

平察哈尔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疏请归辽东。七月,平西王吴三桂亦上 书请求撤藩,实则窥探朝廷意旨。诸臣廷议时,除莫洛、米思翰、明珠等少数人主张撤藩外,多以撤藩必乱为虞,反对之,图海亦持反对意见。康熙帝认为,当时三藩俱握兵权,恐日久滋蔓,驯至不测,拒绝了图海等人的意见,下令撤藩。15这次在撤不撤藩的问题上,图海站在了大多数人一边,属于比较保守求稳的一派。当年十二月,吴三桂发动叛乱。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叛应之。从此,战事开始,康熙帝倾全国兵力投入了平叛战争。为了筹集军饷,康熙帝命图海管理户部事务,负责督运军饷。图海本来已因病奏请解除阁务,但现在平叛需要他,他也就毫不犹豫地应允了。为了防止地方在征集军饷时增加百姓负担,他特意疏请饬令“一应军需不得私派,夫役不得先期拘禁,征收钱粮正项外不得丝毫科敛”,得到康熙帝准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横征暴敛的发生。

正当清廷全力准备平叛时,蒙古的察哈尔王布尔尼乘机兴兵作乱,军情紧急。康熙帝因京师禁旅皆南征,守备空虚;又急欲派大臣去平叛,十分担忧,就向孝庄太皇太后问询。孝庄说:“图海才略出众,可以胜任这个位置。”康熙帝遂命图海为副将军,随抚远大将军多罗信郡王鄂扎率军征讨。此时,京师已无兵力可用,图海便奏请选拔八旗家奴中的健勇者,得数万人,当天便集于德胜门外。次日黎明,图海整装至教场,检阅完毕,立即出发,一路急行军,不许夜宿,所过宣府等地州县村堡,任听众家奴抢掠,使其获金帛无数,不数日便到达察哈尔境内。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到达达禄。布尔尼早已设伏兵于山谷,列阵以待,并派三千人径直来战。鄂扎命图海、吴丹率轻骑迎战,令洪世禄率左翼搜山。当土默特兵行进过山涧时,忽然有伏兵冲出,阵乱。图海等分兵奋击,大败之。布尔尼又以四百骑继进,图海率兵力战,阵前号令曰:“之前此所掠夺的财物都是士庶家里的,不足以被称为宝物。如今察哈尔承元朝之后,数百年的基业,珠宝货宝夺的无法计算,你们如果能获取它们,可以保证终身富贵啊。”

众家奴听后,踊跃向前,战斗中无不以一当百,奋力杀敌,很快就将敌军打败。布尔尼又悉兵而出,列火器相拒,图海也严阵以待,接连重击叛军,大败之,其下都统晋津率其族阵前投降,布尔尼兄弟仅以三十骑仓皇逃遁,至扎鲁特境内贵苏特时,被前来会剿的蒙古科尔沁额驸沙津斩杀。 至此,察哈尔被平定,清朝的后方得以安定。图海又奏请豁免所过宣府等地的粮税,以恤边氓。闰五月,清军班师凯旋,康熙帝率文武大臣至南苑大红门亲迎,行郊劳礼,特命副将军图海至御幄侍坐,问以战阵之事。回宫陛见时,康熙责问图海纵兵掳掠事,并将弹劾的奏章给他看,图海谢罪说:“以家奴的贫贱,抵御强大的敌人,如果不用财帛引诱壮大他们的胆量,如何让他们以死效力?”康熙听到后非常开心,说:“朕也知道你一定有今日的作为。” -行赏,图海晋为一等男爵。这次平定察哈尔,图海立了大功,他以临时集结的、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战胜了强悍的蒙古骑兵,用的是纵兵掳掠以激励士兵的非常手段,这当然违反了“兵贵纪律”的原则,但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后人对图海的这种做法给予了理解和肯定。图海初次带兵就以出奇制胜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降王辅臣

察哈尔刚刚平定,陕西提督王辅臣又据平凉城反叛响应吴三桂。康熙帝派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鄂率兵攻打,久未下。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康熙帝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兵急赴陕西。三月,图海抵达平凉,“明赏罚,申约束,军威大震,贼众闻之惧”。诸将请乘势攻城,图海说:“仁义之师,先招降然后才攻打。我凭借皇上的天威,讨伐这些凶残的逆贼,不用担心无法攻克。顾念到城中数十万生灵,他们没有一个不是朝廷的赤子,如今惨遭叛贼劫掠到这种地步,覆巢之下,杀戮一定很多。等待他们主动投降归诚,用来体现圣主好生之德,不是更加美化吗?”城中军民听说后,莫不感泣,多有自相出城者,因此人心动摇,叛军的形势江河日下。图海在未开战之前,先用感化人心之术,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为了打下平凉,图海与总兵官孙思克等对虎山墩进行了巡视。虎山墩位于平凉城北,高数十仞,是通往西北的饷道。图海看了后说:“此地是平凉的咽喉,得到这个饷道,那么此城可以不攻而下。”正在巡视中,有王辅臣兵万余突来迎战,布列火器挨排。图海立即指挥军队分路还击,自巳至午,越战越勇,叛军被杀及坠崖而死者无数,清军遂夺虎山墩,平凉全城尽在俯视之下。接着,图海下令炮击城中王辅臣军营,军民皆汹惧。六月初一,图海军据虎山墩断平凉饷道,并派参议道周昌进城招抚王辅臣。周昌即周培公,荆门诸生,善用奇计。因辅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功,以七品官录用。图海军至潼关时,周昌求见,献招抚王辅臣之策,图海遂把他收为幕僚。王辅臣的总兵官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都是周昌的老乡,他们屡次劝说王辅臣投降,并以蜡丸密报周昌。周昌遂将此事报给图海,图海决定招降王辅臣。

王辅臣此时已穷蹙无计,只好派其副将谢天恩随周昌出城乞降。图海立即上奏康熙,康熙命颁布赦令,抚慰之。初六日,图海复令周昌入城宣诏。次日,王辅臣派布政使龚荣遇等率士民至清军大营,献上军民册。又派其子王继桢及总兵蔡元等,上交吴三桂所颁给的敕书和印札。图海见王辅臣并未亲自出降,知其仍心怀疑惧,便于十三日又派周昌及前锋侍卫保定图海之侄再次入城,温言开导。至十五日,王辅臣最终下定决心,亲往图海营中,叩头谢恩,剃发归降。图海遂传令各营严整队伍,只令副都统吴丹率数骑入城安抚,秋毫无犯。平凉城被围日久,百姓惨遭战争涂炭,死亡过半。图海命地方官赈济穷乏,掩埋尸骨,安顿-。于是,远近帖然,反叛者闻风相继来归。战后,军中-,图海以诸将士记功牌上报兵部,而将记过牌全部焚毁,故深得军心。

平凉城的收复,促进了西北局势的好转。体内六月,图海派振武将军佛尼勒、提督张勇、王进宝等追击自秦州逃遁的吴之茂,于牡丹园击败之,又于西和县北山再次击败之,斩获无数,吴之茂仅以十余骑逃遁。31图海又派将军穆占进攻乐门,将逃遁的王屏藩部击败于红崖,收复了礼县。于是,叛军方面的固原巡抚陈彭、庆阳总兵周扬名、嘉峪关王好问、关山副将孔印雄等率所属文武官员九百余人、兵丁四万八千二百余名,陆续投诚。关陇地区遂平定。西北战场的胜利,使全国局势转危为安。图海处置得当,深得康熙帝赞许。

平定三藩

当时汉中、兴安尚在叛军手中,而平凉、庆阳初定,也人心不稳,所以图海奏请分兵防守各关隘,另派一军会同诸师征剿湖广叛军。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四月,图海招抚了韩城叛军,击败了五盘山、乔家山、塘坊庙、芭蕉园等地的叛军,收复了塔什堡。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不断受挫之后,于衡阳称帝,并于当年秋天死去,他最后的一次垂死挣扎也未能扭转局面。清兵却抓住时机在湖南展开大规模-,从此叛军一蹶不振。

镇武将军佛尼勒、副都统吴丹等在牛头山、香泉等处击败叛军,四川总督周有德、副都统觉和托等,在秦岭击败叛军,恢复了潼关堡五寨。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康熙帝命图海速灭进犯宝鸡之敌,恢复汉中、兴安等地。九月,图海分兵四路,进取汉中、兴安。图海亲率将军佛尼勒等由兴安出发,总兵官程福亮为后援,驻守旧县关;将军毕力克图、提督孙思克等由略阳出发,西宁总兵朱衣克为后援,驻守西河;将军王进宝等由栈道进发,延绥总兵高孟为后援,驻守宝鸡;提督赵良栋由徽州的巴都山进兵。十月,图海军至镇安县,分两路进剿,行至火神庙,遇叛军总兵王遇隆等拒战,图海军击败之,渡干玉河,夺梁河关,叛军逃入四川。当月,王进宝收复汉中,赵良栋收复徽县、略阳,毕力克图收复成县、阶州。十一月,图海军收复兴安,又收复平利、紫阳、石泉、洵阳、白河及湖广的竹山、竹溪、上津等县。至此,陕西全省基本上已重新回到清廷的掌控之中。捷报陆续飞报朝廷,得旨嘉奖,下部议叙。不久,命图海率大军之半屯驻凤翔,防守陕西全省。另一半由吴丹等统领督运粮饷。十二月,图海上疏获准,于现存半兵中拨发千人,令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统领,驻守要地汉中。

汉中、兴安的收复,为清廷收复四川创造了有利条件。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康熙帝谕议政大臣等说:“进取四川,以满洲大兵为后应最为要策。”于是令图海帅师前赴汉中,接济进蜀诸军粮饷。九月,清廷为消灭降而复叛的谭弘,命总督哈占由保宁出击,图海奉命酌发军中满汉兵为之声援,以分敌势。同月,图海根据揭发,在汉中三河口地方,破获了清廷通缉八年之久的“朱三太子案”的要犯杨起隆。

寿终正寝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图海得悉叛军并力进犯四川叙州诸处,请率兵赴援,康熙帝谕称已派将往援,令图海仍驻汉中防守秦蜀。长年在外征战的图海已积劳成疾。康熙帝对他深表关注,七月谕兵部说:“大将军图海年老有疾,今四川云南渐次平定,可令携大将军敕印还京师。”十月,图海还朝,康熙帝召见于乾清门,嘉劳之。十二月初十,图海以病乞休,康熙帝加以慰留。十二月十九日,图海病故。康熙帝命大臣侍卫往祭茶酒,赐银三千两及蟒缎鞍马。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予祭葬,加祭二次,谥文襄。六月,以其子诺敏袭爵三等公。十一月,以《清太宗实录》告成,图海曾为监修总裁官,特为追叙加赠少保仍兼太子太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特御制碑文,赞扬了图海一生的劳绩。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九月,图海之妻亡故,特遣官往奠茶酒。雍正二年(1724),追赠图海为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寻命建祠立碑,春秋致祭。

2、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3、宁完我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清初大臣。

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

早年军功

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命年间,宁完我投降了后金,做了最早的一批汉奸。投降初期为贝勒萨哈廉做事,隶属于汉军正红旗。

天聪三年(1629年),清太宗皇太极听说宁完我精通文史,将他召入宫内入值文馆。宁完我进入宫廷之后,了很多有才华的人进入宫内,鲍承先就是其中的一员。不久,宁完我就被授为参将。

天聪四年(1630年),清军攻克了永平,后金命宁完我与达海一起到永平宣谕安抚民众。接着宁完我又跟从清军攻克了大凌河并招抚察哈尔,因功被授为世职备御。

完善官制

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后金设置六部,下令儒臣之中有赐号“榜式”的仍然保留旧称,其余的改称“笔帖式”。 宁完我遇事敢言,曾经上疏请求定官制,分服色。十二月,宁完我上疏:“自古以来国家设官定职,并非是帝王喜好铺张。实在是怕处理国事的时候乱了纲纪,故而设置六部分别进行管理;又害怕六部处事的时候发生偏私,所以设置六科进行监察;还要启发帝王的心智,所以设置馆臣;又怕底下的事情被蒙蔽,故而设置通政一职。这些事要同时办理,缺一不可。此外还要设置言官,纠正帝王官员的过失。这是此古以来帝王明目达聪的秘诀所在。就像明朝纲纪败坏,并不是因为最初的制度不合适,而是他们的君主是非不分啊。如今我们的‘笔帖式’,在明朝称之为‘书房’,朝廷怎么能仅设置书房呢?那里官员和读书人杂居而处,名分等级也没有规定下来。朝廷如果不设置通政一职,那么下情就会拥塞,那怎么能做到励精图治?如果制定了服制,区别满、汉官员。汉官不通满语,大多因此而受到满官的怠慢,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受挫,这样怎么能招来远方的贤德之人呢?所以臣才主张设置朝廷官员的服色。”宁完我的上疏递进之后,皇太极认为非常正确,命朝廷将他建议的内容依次施行。

天聪六年(1632年)正月,宁完我上疏说:“去年自从在大凌河班师而归之后,大汗就想要今年向明朝大举进兵,大汗对我至诚恳切,推心置腹,就如家人父子一般。臣敢不殚精竭虑,全都使用出心智吗。臣听说千里而战,虽胜亦败。近年以来将士贪墨堕落的习气,大体是始于先帝太祖之时,现在应该矫正这一习气。如果大军分军驻防,那就万难调停了,即使是诸葛亮再生,也无能为力。况且现在明军虎视眈眈,就怕背信弃义的祖大寿,率领宁、锦疲败的军队,在百里之外等待时机,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啊。”

同年三月,皇太极决定率军讨伐察哈尔,而宁完我以为大凌河的降兵想要逃跑,应该先图山海关,回军的时候攻克锦州,于是上疏进谏。四月,后金军向西越过大兴安岭,逼近都勒河,侦察到林丹汗将要向西逃走。宁完我与同值文馆的范文程、马国柱一起上疏重申以前的建议:“大军已度过大兴安岭,察哈尔望风而走,大汗的威名已经远扬到异地。现在我们应该暂时停止西征,转而向南攻打明朝。如果大汗怜惜士卒劳苦,不能长驱直入,仅仅携带截获的奴隶、女人和金银而归。那么大事去矣!昔者辽左之误,诿诸先帝;永平之失,诿诸二贝勒。今更将谁诿?信盖天下,然后能服天下。臣等为上筹之,以为当令从军蒙古,每人择头人三二辈,挟从者十馀人,从上南入,馀悉遣还部。然后严我法度,昭告有众,师行所经,戒杀戒掠,务种德树仁,宏我后来之路。今此出师,诸军士卖牛买马,典衣置装,离家益远,见财而不取,军心怠矣,取则又蹈覆辙。上岂不曰‘我厉禁取财,其孰敢违’?上耳目所及,或不敢犯;耳目所不及,孰能保者?无问蒙古部长,及诸贝勒,稍稍扰民,怨归於上,此上所当深思者也。与其以长驱疲惫之兵入宣、大,孰若留精锐有馀之力取山海。臣等明知失上旨,但既见及此,不容箝口也。”是时上已决用兵於宣、大,五月,上驻归化城,召宁完我等计事。宁完我等疏论机宜,语详文程传。翌日,上谕蒙古诸部及诸贝勒申军律,盖采宁完我等前疏所陈也

天聪七年(1633年)正月,宁完我疏言:“近日朝鲜交益疏,南朝和未定,沈城不可以常都,兵事不可以久缓,机会不可以再失。汉高祖屡败,何为而帝?项羽横行天下,何为而亡?袁绍拥河北之众,何为而败?昭烈屡遘困难,何为而终霸?无他,能用谋不能用谋,能乘机不能乘机而已。夫天下大器也,可以智取,不可以力争。臣请以棋喻,能者战守攻取,素熟於胸中,百局而百不负。至於取天下,是何等事,而可以草草侥幸耶?自古君臣相需,先帝时,达拉哈辖五大臣,知有上不知有人,知有国不知有家,故先帝以数十人起,克成大业。上今环观国中,如五大臣者有几人耶?每侍上治事,不闻谏诤,但有唯阿;惟务苟且,不肯任劳怨。於国何利?於上何益?钓饵激劝,振刷转移,臣望上於旦暮间也。古人有言:‘骐骥之局促,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虽有尧、舜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哑之指挥。’此言贵能行之。臣谨昧死上言,惟上裁择。”

宁完我他所献替,如论译书,谓:“自金史外,当兼译孝经、学、庸、论、孟、通鉴诸籍。”论试士,谓:“我国贪惰之俗,牢不可破,不当祗以笔舌取人,试前宜刷陋习,试后宜察素行。且六部中,满、汉官吏及大凌河将备,当悉令入试,既可觇此等人才调,且令此等人皆自科目出,庶同贵此途不相冰炭也。”论六部治事,谓:“六部本循明制,汉承政皆墨守大明会典,宜参酌彼此,殚心竭思,就今日规模,别立会典。务去因循之习,渐就中国之制度,庶异日既得中原,不至於自扰。昔汉继秦而王,萧何任造律,叔孙通任制礼。彼犹是人也,前无所因,尚能造律制礼;今既有成法,乃不能通其变,则又何也?六部汉承政宜人置一通事,上亦宜以译者侍左右,俾时召对,毋使以不通满语自诿。”宁完我疏屡上,上每采其议。宁完我又尝疏荐李率泰、陈锦,皆至大用。惟论用兵,力主自宁、锦直攻山海,不原出宣、大;孔有德、耿仲明降时,宁完我疏言当收其兵入乌真超哈,继又言有德、仲明暴戾无才,其兵多矿徒,食尽且为盗:皆未当上旨。

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范文程上言荐举太滥,举主虽不连坐,亦当议罚。宁完我亦疏请功罪皆当并议,略言:“皇太极令官民皆得荐举,本欲得才以任事,乃无知者假此幸进,两部已四五十人,其滥可见。当行连坐法,所举得人,举主同其赏;所举失人,举主同其罪;如有末路改节,许举主自陈,贷其罪。如采此法,臣度不三日,请罢举者十当八九;其有留者,不问皆真才矣。”皇太极听取了他的建议。

宁完我久预机务,遇事敢言,累进世职二等甲喇章京,袭六次,赐庄田、奴仆,上骎骎倚任,顾喜酒纵博。初从上伐明,命助守永平,以博为礼部参政李伯龙及游击佟整所劾,上为诫谕,宥之。天聪十年(1636年)二月,复坐与大凌河降将甲喇章京刘士英博,为士英奴所讦,削世职,尽夺所赐,仍令给事萨哈廉家。是年改元崇德,以文馆为内三院,希福、文程、承先皆为大学士,宁完我以罪废,不得与。

入关之后

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帝定鼎燕京之后,起用宁完我为学士。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授内弘文院大学士,充明史总裁。是年及三年、六年,并充会试总裁。又命监修太宗实录,译三国志、洪武宝训诸书,复授二等阿达哈哈番。八年闰二月,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得罪,宁完我以知睿亲王改太祖实录未启奏,当夺职,郑亲王济尔哈朗等覆谳,以为无罪,得免。三月,调内国史院大学士,命班位禄秩从满洲大学士例。寻授议政大臣。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疏劾大学士陈名夏结党怀奸,胪举名夏涂抹票拟稿簿,删改谕旨,庇护同党,纵子掖臣为害乡里,凡七事;复言:“从古奸臣贼子,党不成则计不行。何则?无真才,无实事,无显功,故必结党为之虚誉。欲党之成,附己者虽恶必护,异己者虽善必仇,行之久而入党者多。若非审察乡评舆论,按其行事,则党固莫可破矣。臣窃自念,壮年孟浪疏庸,辜负先帝,一废十年。皇上定鼎,始得随入禁地,谨守臣职,又复十年,忍性缄口。然愚直性生,遇事勃发,埋轮补牍,虽不敢行;若夫附党营私以图富贵,臣宁死不为也。皇上不以臣衰老,列诸满大臣;圣寿召入深宫,亲赐御酒。臣非土木,敢不尽心力图报。名夏奸乱日甚,党局日成。人鉴张煊而莫敢言,臣不惮舍残躯以报圣主。”名夏坐是谴死。

晚年逝世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八月,加封为太子太保。顺治十三年(1656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以老乞休,温谕命致仕。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康熙帝念宁完我辅佐太宗﹑世祖多年有功,命进他为官的儿子为学士。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宁完我逝世,清廷追谥文毅。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雍正帝命封宁完我的子孙为官,得其曾孙宁兰,以骁骑校待缺,赐宅,予白金五百。

主要成就

初在文馆办事,敢直言,精通文史。天聪间(1627-1635)屡上建议;定官制、辨服色,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多被采纳。好-,曾被免职。清朝入关后,重新起用,任修纂《明史》总裁、《太宗实录》总裁及三届会试总裁。翻译《三国志》、《洪武宝训》等。顺治十五年(1658)乞休,康熙四年四月卒,谥文毅。

4、曹振彦

曹振彦–明末清初辽阳人原为红衣炮队的教官,后转到多尔衮部下随多尔衮入关后,参与平定姜襄叛乱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因功,加半个前程。后改文职,任山西阳和知府,两浙转运盐使、司运使盐法参议、盐法道、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以覃恩诰授奉直大夫。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以覃恩诰赠光禄大夫三品郎中加四级。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追封为资政大夫。

曹家祖籍辽阳,其祖先乃北宋名将曹彬之后。其远祖曹俊,明代初年“以功授指挥使,封怀远将军,克服辽东,调金州守御,继又调沈阳中卫,遂世家焉。”(曹士锜《辽东曹氏宗谱叙言》)曹俊所任之沈阳中卫指挥使是世官,此后二百余年,其子孙历代承袭,直至明末沈阳被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占为止。

曹锡远是曹寅的曾祖父,原名宝,字世选,明末任沈阳中卫指挥使之职。后金天命六年(1621,明天启元年)三月,沈阳为努尔哈赤攻破,曹锡远及其子振彦应系于此时被俘并投降了后金。当时努尔哈赤对降金汉官采取怀柔政策,使额驸佟养性总理汉人军民事务,曹锡远和曹振彦父子归顺后即属佟养性管理。据天聪四年(1630,明崇祯三年)四月《大金-法师宝记碑》和九月《重建玉皇庙碑》碑阴题名,该年曹振彦已为佟养性属下之“教官”和“致政”(详见冯其庸《梦边集》《<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考赂》。天聪六年,佟养性死,曹振彦可能于此时拨人满洲正白旗任包衣汉人佐领,满语称为“旗鼓牛录章京”。<清太宗实录)卷十八在天聪八年下记: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固有功加半个前程。故至迟在天聪八年(1634,明崇祯七年),曹振彦已拨归正白旗固山贝勒多尔衮,成为其属下的汉人包衣佐领即旗鼓佐领。“包衣”系满语音译,直译为“家里的”,意译为“家奴”,这意味着曹振彦及其父曹锡远已经沦为满洲贵族的家奴,而且将子子孙孙永为奴仆,除非有极其偶然的原因获主子同意出旗开户,其奴隶身份不能改变。 为了对曹雪芹家这种奴隶家世的背景有一较为清楚的认识,我们必须简单了解一下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其基本单位称“牛录”,由三百人组成,其长官称“牛录章京”,汉语意译为“佐领”;五牛录为一“甲喇”,其长官称“甲喇章京”,汉译“参领”;五甲喇为一“固山”,其长官“固山额真”,汉译为“旗”和“都统”。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努尔哈赤将其所率军民编为黄、白、红、蓝四旗。后因人数日增,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将四旗镶色(黄、白、蓝镶以红边,红镶以白边)增为八旗。据《清太宗实录》卷十三,天聪七年时后金已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兵一旗”。而同书卷九天聪五年八月下已有“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率旧汉兵载红衣炮”之已载。天聪八年五月,始立汉军旗,以“旧汉兵为汉军”(见《清太宗实录》卷十八)。由此可知:曹振彦原属旧汉兵,天聪八年前人满洲正白旗为多尔衮之家奴,并没有做过八旗汉军的军人。

曹振彦身任旗鼓佐领跟随多尔衮辗转沙场,其家奴身份固然至微至贱,但由于年青机敏勇敢善战,在长期的征战中又与其主子多尔衮建立了较为亲密的感情,因而受到多尔衮的赏识和提拔。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多尔衮应吴三桂之请率军入关,与李自成农民军决战山海关内,获得胜利。五月,多尔衮率清军进人北京。十月清世祖福临在北京称帝,“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标志着清王朝中央政权的确立。在这场战争中,曹振彦作为多尔衮的亲军,为大清王朝的开国定鼎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从龙勋佐”而无愧。曹氏家族“赫赫扬扬,将及百年”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序幕。顺治二年四月,多尔衮之同母弟豫亲王多铎率清军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政权,曹振彦及其子曹玺很可能亦随军南征。六年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统内外官兵征剿大同,平定姜瓖叛乱,八月乱平。次年,曹振彦即留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九年,调山西阳和府知府回。十二年,升两浙都转运盐司运使。十五年离任。其时曹振彦已是从三品的高级文官。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卒。次年二月,顺治帝下诏追夺多尔衮封号,撤庙享,正白旗遂归顺治帝自将,与正黄、镶黄两旗同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上三旗包衣为皇帝家奴,组成内务府的全部成员,管理宫廷庶务及皇帝私事。曹家遂自此归入内务府。福格《听雨丛谈》卷一“八旗原起”条下记:内务府三旗分佐领、管领。其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家臣;佐领下人,是当时所置兵弁:所谓“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也。

据《内务府满文奏销档》、《历朝八旗杂档》、《八旗通志·旗分志》等文献记录,曹家系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下人。“旗鼓佐领”又译“齐固佐领”(奕赓《寄楮备谈》),意为“包衣汉人编立的佐领”(《御制清文鉴》卷三)。有的文献记曹家为“包衣汉军”、“内汉军”、“正白旗汉军”等,应与内务府包衣汉人同义,而与八旗汉军无涉。因此,曹家乃从满洲正白旗包衣转入内务府,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及《八旗通志》卷七均将曹家记载于满洲正白旗。然由于上三旗包衣在顺治八年后已归入内务府,故曹家直属内务府管辖,与满洲正白旗都统已无隶属关系。

曹寅的祖先就这样一步步从明代世袭官吏沦为清皇室的包衣家奴。他们的实际身份至为低微,但由于曹振彦及其子孙曹玺、曹寅与最高统治者关系切近,又因其对主子的忠诚和本身的才干而受到信任重用,逐渐爬到了高级文官的显赫地位。然而,事情还有其另一方面。曹氏家族系内务府包衣汉人,由于清代制度主奴、民族之分异常森严,曹家的实际地位并不美妙。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宠信,曹氏家族诸人作为汉人包衣的可悲处境就暴露无遗:他们的实际身份不仅低于满洲、蒙古、汉军等八旗军民,而且低于同为皇帝家奴的满蒙包衣,受着双重的歧视和压迫。这种阶级和民族压迫,到雍正、乾隆年间更日趋严重(参见张书才《曹雪芹旗籍考辨),《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三辑)。曹振彦生有二子,长子曹玺乃其妻欧阳氏所生,次子曹尔正系继室袁氏所出。曹振彦约在顺治末年去世

5、金世宗完颜雍

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褎(yòu),字彦举, 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189年在位,对金朝中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

海陵王完颜亮征宋时为东京(辽阳)留守,后被拥立为帝。金世宗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部分革除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弊政。完颜雍十分朴素,不穿丝织龙袍,使金国国库充盈,农民过上相对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实现“大定之治”的局面,为其孙金章宗明昌之治的鼎盛时期定下了基础,金世宗也因此被称为“小尧舜”。完颜雍统治时停止了海陵王时期的厉行汉化,推行了温和的“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在采用汉制的基础上积极发起“女真文化复兴运动”,在降低汉族人民地位的同时提高女真部族的待遇,因此-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颜雍驾崩,终年67岁,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兴陵。

6、金章宗完颜璟

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1208年),小字麻达葛,金世宗完颜雍之孙,金显宗完颜允恭之子,金宣宗完颜珣之弟,金朝第六位皇帝。

初封金源郡王,历任尚书右丞相等职,父完颜允恭去世后不久被立为皇太孙,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癸巳日,世宗驾崩,即位为帝。

当时金朝立国已超过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章宗时期的政治尚算清明,后世称为明昌之治。

章宗时代,国内的文化发展达至最高峰。他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而他本身亦能写得一手好字,与北宋徽宗的“瘦金体”形似。但与此同时,军事能力却日益低下,使属国纷纷离异、并招引邻国侵略。章宗整日与文人饮酒作诗,不思朝政。金朝日益腐朽衰败。此外,黄河泛滥等各种天灾相继出现,使国力开始衰退。在位后期蒙古崛起,成为了日后金国覆灭的隐患。

明昌七年(1196年),原来从属金朝的蒙古塔塔儿部起兵叛金。南宋权臣韩侂胄见金朝开始走下坡,以为有机可乘,在泰和六年(1206年)大举出兵攻金,结果宋军大败,东线金兵渡过淮河,占领淮南多个州县;中线金兵攻襄阳;西线宋将吴曦以四川附金,不久事败被杀。南宋杀韩侂胄向金求和,双方签订“嘉定和议”。

泰和八年(1208年)12月29日,金章宗驾崩。他的六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由于他没有后嗣,所以由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谥号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章宗。葬于道陵(今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东北的“金台夕照”)。

7、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1213年9月11日),字兴胜,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异母弟,母李元妃。金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五年。

完颜永济本名允济,大定十一年(1171年)封薛王,历任刑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秘书监等职,侄子章宗完颜璟即位后改封潞王,并为避讳章宗之父完颜允恭的名讳而改名完颜永济,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驾崩,完颜永济在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的安排下即位为帝改元大安。

完颜永济为人优柔寡断,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只是俭约守成而已。他不善于用人,忠奸不分,最终导致杀身之祸。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蒙古军再次逼近中都,右副元帅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起兵叛乱,弑杀完颜永济,将其追废为东海郡侯。

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追复完颜永济卫王爵位,谥曰绍。

8、回玉泉

回玉泉,原名回恩库,辽宁辽阳人,1908年8月27日出生。1932年加入抗日义勇军,1933年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2月,被党组织派赴锦州做地下交通工作。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只身潜回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的鞍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是在鞍山建立党群工作小组,组建“众声”剧团,后又委派阎力夫等人赴哈尔滨、长春建立了“东北人民解放联盟”,他组建领导的党群工作小组等革命组织在鞍山、哈尔滨、长春等地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玉泉身患重病仍坚持努力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1945年7月28日在鞍山病逝,时年37岁。

9、金宣宗完颜珣

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金世宗完颜雍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弟,母为昭华刘氏。金朝第八代皇帝,在位十一年。

完颜珣生于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初封温国公,授特进之职,后赐名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晋爵丰王,随后历任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又改封为翼王、邢王、丰王。至宁元年(1213年),权臣胡沙虎毒杀卫绍王完颜永济后拥立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同年十月权臣胡沙虎被左副元帅术虎高琪杀死。宣宗下诏将术虎高琪赦免。

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蒙金和议成,随后金宣宗南迁到达汴京,此举触怒蒙古,战争再起。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中都失守,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兴定三年十二月(1220年初),金宣宗诛术虎高琪。

金宣宗对外措施十分不当,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屈辱求和,又与西夏断交,还不顾大臣徒单镒等反对,将都城由中都南迁至汴京,并且发动侵宋战争。金国三面受敌,加上内部不和,叛乱频生,国家危在旦夕。

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金宣宗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开封府。时年61岁,死后的庙号为宣宗,谥号为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10、乔恒志

乔恒志,1929年生于辽宁省辽阳郊区八里庄一个雇农家庭。

乔恒志七八岁时就给地主放猪;12岁进了辽阳城,给一家日本人打杂。由于受不了这家日本人的打骂、折磨,他又到鞍山,靠亲友帮助,进了日本人在鞍山办的昭和制钢所当小工。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这一年,乔恒志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上级把乔恒志调到医训班学习。他满怀热情,抓紧分分秒秒,刻苦学习战地救护本领,获得优异成绩。1947年,他被正式分配到解放军某部六连担任卫生员。在吉祥堡战斗中,他不仅0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而且出人意料地代理干部指挥两个班战斗,使两个班在干部严重伤亡的情况下,照样打了胜仗。而且他还利用政治攻势亲自俘虏了一个敌人,缴获了一支手枪。

1948年10月14日,解放锦州的战斗打响了。锦州位于辽西走廊,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民党范汉杰所属第六兵团八个师及骑兵团、蒙古联防指挥部、宪兵、警察、地主武装等10万余人固守该城,妄图坚守待援,作垂死挣扎。东北野战军集中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围歼锦州守敌。

14日上午9时30分,东北野战军强大的炮火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锦州守敌发起猛烈轰击。80分钟后,先头部队发起猛攻。乔恒志所在的二营是前卫营,任务是由城北向城中心推进。五连突上去了。乔恒志跟着六连顺突破口直奔神社西南突击。敌人的火力像飞蝗一般密集,通信员牺牲了。一、二排因受敌人火力阻击,没跟上来。六连连长眼珠子都急红了,必须马上设法把一、二排带上来。但通信员牺牲了,派谁去呢?连长犹豫了一下,乔恒志马上喊道:“报告连长,让我去吧!”

“你……?”连长看了下他,没有往下说什么,很明显,卫生员此刻正担负着繁重的抢救伤员任务;再说,敌人的火力那么猛,能有把握通过-线吗?

“连长,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乔恒志看出了连长的心思,口气坚决地请求着。

“好!你去吧,要快!”情况紧急,连长稍加思索,同意了乔恒志的请求。

乔恒志高兴地答应了一声,就迎着敌人的炮火,弯着腰,冲上去了。

一、二排很快被乔恒志带上来了。前面,敌人的机枪像暴雨一样疯狂地扫射着,一个战友倒下了,又一个战友负伤了。乔恒志不顾一切,冒着枪林弹雨,紧张地给伤员包扎伤口。“轰!”一发炮弹飞来,炮弹皮划破了乔恒志的手和脖子,血染红了军服。他咬咬牙,简单缠了下伤口,继续给伤员包扎。就这样,乔恒志一口气包扎了40多名伤员。队伍又前向推进了。

战斗在进行中。敌暂编二十二师一个团死守锦州神社西南,五连久攻未克。师里命令留下部分人员钳制敌人,主力绕神社东过铁路,转头西进,扩大战果。

乔恒志在突破口处完成救护伤员的任务后,很快到达神社西南。此时连长不在,负责钳制敌人的有本连的二班、八班,还有九班的一个组和两个机枪组。没有干部指挥,几个班、组都在各自为战。敌人在集中火力,疯狂反扑,眼看着有七八名同志负伤倒下了。情况十分危急,如不采取有力措施,阵地就有失守的危险。乔恒志马上摸到二班长毕利阳跟前,问:“连长呢?”

“不知道。”

“敌人要反冲锋,现在干部不在,大家沉住气,听我的。”乔恒志稳住了大家的情绪,重新组织了火力,接连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反冲击,守住了阵地。然后他又组织人员将伤员转移到了比较隐蔽安全的地方。

这时指导员上来了,看到这里仗打得漂亮,部署的井井有条,很满意。他鼓励乔恒志几句后说:“我留在这里,你赶快去找连长,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再看看那边有没有需要护理的伤员。”

乔恒志带着指导员的命令,迅速穿过敌人的-线,找到了连长,汇报了二、八、九班的情况,然后又投入了紧张的火线抢救工作。

这一次,乔恒志共救护了56名伤员,主动完成两次火线通信任务,还代理指挥,打退了敌人几次反冲锋。战斗结束后,纵队党委给他记了两大功,并授予他“战斗英雄”、“红色救护员”光荣称号。

辽沈战役之后,乔恒志又随部队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夏天,部队进入湖南境内。

7月12日,部队来到九岭山。国民党白崇禧残部凭借九岭山天险,妄图继续顽抗。乔恒志所在团接到师里命令,担当了攻打九岭山的前卫。战斗打响前,乔恒志跟全团指战员一起,发出誓言“坚决消灭残敌,把胜利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攻山战斗打响了。那30华里长的登山小路,简直是倒挂在南天门上的天梯。太阳像烧红了的火炉子,烤得人人汗流浃背。马匹受不了了,战士们只好把炮卸下来,扛在肩上,敌人的炮弹不断地落在山道上,火光一闪,一个战士倒下了。快!快抢救!部队突破了敌人九道防线,乔恒志抢救了14名伤员。战斗结束了,乔恒志多么需要和大家一样闭闭眼、喘喘气呀!哪管是一分钟也好呵!可14名伤员的伤势揪着他的心,他又去逐个检查伤员的伤口了,给他们换药,打针,又把一碗碗稀饭端到面前,对伤势过重的,他就亲自一勺勺地去喂。

有一次,在给伤员换药时,一个叫石俊武的伤员激动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只要我的伤好一点,我就回连去继续参加战斗。”乔恒志分明看到他眼睛里有一簇火在跳动,心里不禁热乎乎的。当夜,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回去继续参加战斗,”有了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在地主的打骂,日本鬼子的皮鞭下,他都没有流过泪,但是,今天他真的动了感情,心头涌上了一缕甜丝丝的感觉,噙不住的泪水,从眼角淌出来,滚在了枕边。

两广战役胜利结束后,漏网之敌逃往海南岛,与该岛守敌陈济棠部合并,总兵力近10万人,舰艇50多艘,飞机30多架。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海南防御总司令。他们在美帝国主义的庇护下,依靠其海空优势,组成所谓“陆海空立体防御”,企图依海据险,长期固守;并与万山、金门、马祖、舟山诸岛遥相呼应,构成一道防卫台湾的海上屏障和作为“-大陆”的跳板。

攻打海南岛的战斗是相当激烈的。在南定北岭,敌人居高临下,以轻重机枪、手榴弹严密-解放军攻击部队。空中,敌人的飞机不断扔下炸弹,对解放军进攻部队威胁很大,前面不断传来伤亡的消息。

“营长,我请求到前边去”!乔恒志明知前面有危险,却急着要上去抢救伤员。

“前面打的正紧,再稍等一等。”教导员很喜欢这个虎实而年轻的救护战士,生怕他发生意外。

领导的关怀,使乔恒志感到温暖,但前面战士在流血,抢救伤员,是自己的职责。稍微停了一会儿,他“突”地跳出了工事。子弹嗖嗖地从耳边呼啸而过,他利用地形地物,飞快地扑向阵地,后面两名卫生员,也跟着上来了。

前面是一片方圆数百米的开阔地,敌人火力很猛,地形对攻击部队非常不利,有些同志在这片地土地上倒下了。

“快!上!”他们三个人在开阔地上被敌人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只好爬来爬去,为伤员包扎伤口。

战士项中新负伤后,流血过多昏倒了,乔恒志爬到他身边去包扎。刚触伤口,项中新猛然醒过来,警惕地问:“谁?”

“我……,乔恒志……”

“小乔!有你在就好。”他说着一骨碌竟坐了起来。

“快卧倒!”乔恒志猛劲地推倒项中新,一排子弹从头顶飞过,多险呀!乔恒志很快为他包扎好了伤口。一回头的功夫,项中新竟一溜烟似的朝敌人阵地冲过去了。

要喊回他,显然已来不及了。乔恒志心里纳闷,伤势这么严重,怎么会转眼间就像好人一样,冲了上去,他急得直跺脚。

乔恒志哪里知道,在战士们心目中,他不仅仅是个救护人员,而且是个英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战士们都知道,乔恒志在澄迈县上遥岭战斗中,曾经拿一支步枪,跟六连突击排冲锋,缴获敌人一门六○炮和一门火箭筒,抓了七个俘虏。还有,一个漆黑的夜晚,乔恒志一个人去团里取药品,路上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拣起来一看,原来是支七九步枪,里面还有三发子弹。乔恒志带着枪和子弹小心地朝前走,突然听到前面有动静,他仔细观察,发现前面足足有一个排的敌人。一个人对付敌人一个排,力量差得太悬殊了。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过敌人?不能,决不能!敌人已成惊弓之鸟,乔恒志急中生智,举起步枪对着敌人打了两发子弹,随即大声喊:“一排左,二排右,三排跟我上!”喊完又转个地方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放下武器,交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逃窜的敌人以为落入了解放军的埋伏圈,就一个个乖乖地举枪投降了。乔恒志缴获机枪两挺,长短枪28支,还有部分弹药,敌人真是名副其实的“运输大队”呵!

乔恒志就是这样胆大心细,临危不惧,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他的行为像号角一样鼓舞着战士们的斗志。他所护理过的战士,个个都是伤一好转,就像出山猛虎重新返回战场。

海南岛战役结束后,乔恒志被提升为看护长。为表彰他在战斗中抢救伤员的功绩,军党委批准给他记了两大功。

1950年9月,是乔恒志平生最难忘的喜庆日子。他作为战斗英雄,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乔恒志见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见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刘少奇副主席,见到了政务院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见到了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在领袖们面前,在英雄们中间,乔恒志突然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实在太少了。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从零起步。乔恒志觉得自己周身每一根血管都奔流着沸腾的血液,每一条神经都传递着激励他前进的信息。他不善于言谈,也不精于写作,他只能默默地把决心刻在心上,把誓言溶进滚烫的血里,激动的泪里。

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召开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伪军,悍然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乔恒志在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结束后,立刻离开北京,赶到鸭绿江边的丹东。当时,敌人纠集了13万余众,分东西两线,向北进犯,叫嚣要在“感恩节”(11月25日)前结束朝鲜战争。面对气势汹汹的侵略者,乔恒志义愤填膺。10月19日晚,他在团出征宣誓大会上激昂宣誓:“我自愿参加抗美援朝斗争,坚决消灭美帝侵略者,为朝鲜人民报仇!”

这是朝鲜的一个多雪早寒的冬天。路上,细碎的雪片和灰黄的烟尘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一片的黄雾。空中、地面,到处都弥漫着刺鼻的火药气息。

部队接到歼灭进犯0洞的敌李伪军的任务。战斗十分激烈。担任看护长的乔恒志先后四次向营领导请求到前线参加火线救护。领导同意了。乔恒志带一个抢救组迎着炮火硝烟,冲到了第一线。

公路上,几辆汽车中弹起火,熊熊的烈焰,像无数条毒蛇吞噬着受伤的车辆,汽车附近有13名伤员躺在那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上!”乔恒志一摆手,几个人一跃而起,向着烈焰腾腾的汽车冲去。敌人的机枪炒豆似的狂叫着,子弹雨点般的朝乔恒志他们飞过来,但乔恒志毫不退缩,和战友们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坚持将伤员全部抢运下来。

包扎伤口的时候,从不远处突然传来了清脆的枪声。原来是一股被志愿军打散了的李承晚伪军窜来袭扰,情况十分危险。乔恒志叫了一声:“同志们,跟我来!”说着,就带领两个步兵班冲了上去!经过激烈的战斗,打退了袭扰的敌人。

把伤员送到安全地带隐蔽起来,要通过两公里长的开阔地和-线,没遮没挡,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可死算得了什么呢?抢救伤员的生命要紧,乔恒志果断命令:“过!”

开阔地上,他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忽而卧倒,忽而跃进,硬是先后转运了33名伤员。

紧接着,乔恒志又参加了石仓洞战斗。敌人四架飞机轮番扫射、轰炸。硝烟弥漫,0声震耳欲聋,150米长的开阔地前面,有30多名伤员等待着他们救护。时间就是生命!豁出去了。乔恒志带着两名卫生员又冒死冲上去了。33名伤员又一次得救了。

1950年11月6日,志愿军向侵占朝鲜博川坪洞的敌人发起了猛攻。

守坪洞的是美二十四师的一个加强连。敌人的炮火十分密集,呼啸的炮弹、子弹不断地落在担负进攻任务的五-士周围。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随即飘飘扬扬地降起大雪,顷刻间地面皆白了,这对抢救伤员十分不利。但乔恒志没有理睬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紧紧地跟随五连,哪里战斗最激烈,就到哪里去。他带着卫生员杨开勤迎着炮火,冒着刺鼻的硝烟,接连抢救了十多名伤员后,又冒着浓烟冲向前沿阵地。不料,就在乔恒志为受伤的战士高德福包扎伤口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身旁接连0。他的小腹、左腹、右腿三处负了重伤,血流如注,生命处于危急之中。然而,他咬紧牙关,拖着两条不听使唤的腿,摸到高德福身边,忍着巨大的疼痛,给高德福包扎。之后,他又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他被炮声震醒了。他模模糊糊看见前面不断地闪着火花,火光中,同志们正一个接一个地朝着敌人阵地冲去。此时,乔恒志挣扎着想动一动,可是全身再也不听自己支配了。他急得猛地瞪大了眼睛,隐隐约约看到有个人朝他跑来。一定是营卫生所的,他应该去照顾正在前面冲锋的战士。乔恒志想喊,可是全身麻木,声音仿佛像轻飘飘的木屑,刚一出口,就被呼呼的北风,卷得无影无踪了。

当乔恒志又一次从昏迷中醒来时,看见卫生员小石正在流着泪为自己包扎伤口。乔恒志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快跟部队前进,替……我……报仇……。”乔恒志牺牲时,年仅21岁。

1951年1月25日,军党委授予乔恒志“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决定把他生前所在的卫生所命名为“乔恒志英雄卫生所”。